“過去,六橫是一個漁農大鎮,未來,按照新區對六橫‘現代臨港產業島’的定位,六橫將依托經濟功能區、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六橫小城市培育試點三大平臺,實施建設臨港產業城和海島宜居城‘雙城并驅’發展戰略,打響‘海島深水港口城市’名片,著力建設‘臨港產業基地、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宜居宜業海島城市’,實現產城聯動、港城聯動發展。”5月19日,普陀區委副書記、六橫管委會副書記和副主任張禾波指著辦公室墻上的一張規劃圖對記者說。
自舟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落戶以來,10年間,六橫已成為一片開發的熱土,并逐步具備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初步形成了以船舶修造、港口物流、大宗物資加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海洋產業為主題的產業格局。今年1~4月,六橫實現工業產值40.76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船舶修造實現產值22.77億元,同比增長7.6%。
產城融合,高起點謀劃新發展
實施建設臨港產業城和海島宜居城“雙城并驅”發展戰略,打響“海島深水港口城市”名片,是六橫管委會班子認真分析形勢和深入調研后提出的發展新思路。
對照新區規劃,六橫已著手推進總規和產業發展規劃的修編完善工作,其中產業規劃委托新加坡裕廊高標準、高起點進行專題研究編制,產業發展以臨港產業為主,重點突出小郭巨區域的產業布局,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成果。
據介紹,六橫的產業發展結合小城市建設,以產城融合的方式,初步設計為五大產業區塊。北部發展區塊規劃為船舶工業區,目前已布局中遠、鑫亞、龍山、東鵬、燃料乙醇等多家企業;東北部主要布局大型物流中轉及能源項目,目前已有浙能煤炭中轉碼頭、六橫電廠等;南部為海洋休閑旅游區,目前已有海島世界旅游度假區、假日島等項目;西南部主要依托小郭巨圍墾區,初步考慮布局鋼鐵、臨港大型裝備制造、戰略物資儲備等;佛渡島發展區為預留發展區塊。
六橫的目標為:經過三年努力,到2016年,GDP爭取突破100億元,工業產值突破230億元,在新區功能區建設中打頭陣、做示范。
韻味漸足,工業島邁出商業步伐
2012年9月,六橫華之友超市正式對外營業,作為全市最大的一家地下超市,開業的頭兩天就吸金200萬元。去年9月,“海島版”生鮮超市“家樂惠”又在六橫峧頭集鎮區開門迎客,一舉打破了周邊區域傳統農貿市場唱主角的格局。諸多知名商貿企業的入駐,正改變著六橫商貿業“小、散、低”的格局,引領商貿業進一步提升和發展。
工業的快速發展,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人氣,現在六橫已有815家企業落戶,外來務工人員3萬余人,潛在的商機吸引了資本的青睞,城市的韻味也越來越足。現在的六橫街頭,商鋪林立,消費范圍涉及衣食住行,一些品牌專賣店、全國連鎖加盟店在這兒也隨處可見。
六橫還在峧頭東片區開發集行政、金融、商務、居住、商業、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CBD核心商業區,以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在5月18日的“舟山企業家看六橫·六橫小城市建設配套項目招商推介會”上,多名本土企業家看好六橫發展,對六橫城市商業綜合體等多個項目表示了興趣。
城鄉統籌,民眾幸福指數節節高
民生工程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硬件設施的改善則是全民共享和諧發展的具體表現。數據顯示,目前六橫已建成一、二級公路42.6公里,在建的有11.2公里,“一環、兩連、四縱”交通網絡基本成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1%,大型商場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100%;水電要素保障也不斷強化,海水淡化二期、雙嶼110千瓦輸變電工程等相繼投入了使用……
經濟的發展讓海島有了城市味,而海島宜居宜業城市的建設則改變著越來越多六橫人的生活:88歲的老農民重新坐進了課堂里;岙里漁民通過拆遷過上了時尚生活;種地的家庭主婦開始養起了寵物種起了花草;更有不少本地人在家門口辦起了工廠……
根據發展需要,六橫被賦予行使部分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和縣級社會管理職能,建設和完善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就業保障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進一步強化了城市功能,在提升政府效率的同時,也使當地居民的幸福指數大為提高。